高温灾害的防御要点 1.安装空调、电扇,以改善室内闷热环境。但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以防止产生头疼头昏等所谓“空调病”。电扇不能直接对着头部或身体的某一部位长时间吹,以防身体局部受寒。 2.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以防寒气侵入肌肤而患病。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3.汽车驾驶员要趁夜间气温低时休息好,保证睡眠时间,以防因疲劳引发交通事故。 4.高温天气宜吃咸食,多饮凉茶、绿豆汤等... 自然地理 2024-10-21 0
高黎贡山 最美的鸟飞翔在高冷山巅 火尾绿鹛、白尾梢虹雉、各种太阳鸟……高黎贡山的高山鸟类精彩而鲜有人关注。这一区域的鸟,也是横断山区高海拔鸟类状况的缩影,和生活环境相似,这些色泽艳丽的鸟大多气质高冷。几位研究者的经历,揭开了它们神秘的面纱,也让我们了解到这些鸟在高海拔生存与繁衍后代的艰辛。 杜鹃灌丛是太阳鸟觅食的花园春天到来,横断山的山顶积雪逐渐化去。云雾缭绕间,杜鹃花相继绽放,蓝喉太阳鸟在花间飞舞跳跃,吸食花蜜。尽管少有人知... 自然地理 2024-10-21 0
黄土 黄土高原奠定中华文明的深度与厚度 无论古史传说、文献记载、考古发现,无论人文学者的考证,还是科学家的研究,均充分表明:跨我国7个省区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成熟的最重要舞台。从西侯度人、蓝田人、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等旧石器遗存,到大地湾、齐家、仰韶、半坡、庙底沟、姜寨等新石器遗址,再到石峁、陶寺等“准文明遗址”——不同时期的文化、文明,几乎连续相继地出现在黄土高原。文明大幕拉开之后,周、秦、汉、唐更是将文明大戏推向... 自然地理 2024-10-21 0
高温及高温危害 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容易使人疲劳、烦燥和发怒,各类事故相对增多,甚至犯罪率也会上升,同时高温时期是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道等疾病的多发期,死亡率相应增高,特别是老年人的死亡率增高更为明显。因此,高温时节的保健,尤其是老年人的保健十分重要。 众所周知,人类的体温是恒温的,那么为什么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或金风送爽的秋天感觉舒适,而在炎炎盛夏便很难受呢... 自然地理 2024-10-21 0
高温和酷暑的定义 高温和酷暑的定义: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以上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超过37℃以上时称酷暑,连续高温酷暑会使不能适应而影响生理、心理,甚至引发疾病或死亡... 自然地理 2024-10-21 0
雕岩谷 流水创造的地理奇观 美国的羚羊峡谷、鹿皮谷,南非的“伯克的幸运壶穴”、肯尼亚的“地狱之门”峡谷……这些光看名字似乎各不相关的地貌奇观,其实都具有相似的外貌和共同的地质成因。这类地貌奇观在我国有没有呢?答案是肯定的。本文作者地质学家嵇少丞在我国重庆市江津区就发现了一处。结合自己对这类地貌奇观多年来的深入考察和研究,嵇少丞将其命名为雕岩谷。究竟什么是雕岩谷?雕岩谷是如何形成的?在我国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到这种地貌奇观呢... 自然地理 2024-10-21 0
雪线中国 天山 纬度:约北纬40度雪线位置:海拔约3900米 山无绿色雪来染 在风沙的侵蚀和流水的冲刷下,天山南侧的濯濯童山千沟万壑。然而远处的高山却是另一番景象:高耸的山体被皑皑积雪覆盖,山顶冰雪常年不化,映射出青凛凛的寒光。连绵群山的积雪底线大致相齐,形成整齐划一的雪线。摄影/田捷砚 “久乌拉”垭口应该是世界上最牛的观景台 有一年7月,我去珠峰,没想到我是这样与这座地球上的最高峰照面的。... 自然地理 2024-10-21 0
长江口拦门沙治理孙中山的未竟心愿 在丰水多沙的长江口入海口处,咸水淡水日夜交汇形成河口环流系统,又造成细颗粒泥沙蓄积絮凝,形成了长达40至60公里的水下浅滩,这些就是被当作航道“瓶颈”的拦门沙。 呈现四口入海格局的长江口,属于巨型的丰水多沙河口,携带着大量泥沙的长江水注入这里,跟东海强劲的潮流遭遇,形成了咸水、淡水交融的河口环流系统。天长日久,水中的细颗粒泥沙絮凝,在河口下段浩浩荡荡的水面之下形成了约60公里的拦门沙区段... 自然地理 2024-10-21 0
防洪必备常识 1、降水量:是指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作用,而以积聚的深度来确定的。我国规定以毫米为深度的单位。雨量的等级根据二十四小时内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 降水等级划分表 单位:毫米 时段 降水量 预报用语 12小时降水量 24小时降水量 小雨 0.1~4.9 0.1~9.9 中雨 5.0~14.9 10.0~24.9 大雨 15.0~29.9... 自然地理 2024-10-21 0
金丝猴 150年后急需保护性再发现 在横断山地区,金丝猴可以算得上是仅次于国宝大熊猫的明星物种。从分类学上讲,金丝猴属于仰鼻猴属,目前全世界共有5种,4种是我国特有种,其中的川金丝猴、滇金丝猴和怒江金丝猴均分布于横断山区。在漫长的岁月里,这片山脉绵延、沟壑纵横、大江阻隔之地将它们的祖先慢慢分隔开来,演化成为几个独立的物种,成为研究生物物种分化的理想范本。2019年,就是金丝猴所在的仰鼻猴属被人类发现和命名的150周年... 自然地理 2024-10-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