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必考点汇总
地理,这门学科属于文科,所以学生要背很多内容。 对于中考考生来说,如何提高地理复习效率? 首先是总结地理知识点。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中考地理必考点汇总。 欢迎您阅读。 内容仅供参考!
中考地理必考点汇总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两极略扁,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经纬度
在地球仪上,沿东西方向环绕地球的圆圈称为纬度。 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为一个点。 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经度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度垂直相交的线称为经线,也称为经线。 所有经线均为半圆形; 长度相等,表示南北方向。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度环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 地球自转和昼夜更替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不断地自转,称为地球自转。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旋转造成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5. 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绕一圈需要一年。 地球的公转会产生季节变化。
六、五区划分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温带,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温带。 全年无极夜和极昼,四个季节变化显着。 在寒冷地带,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地区,存在极夜和极昼现象。
7.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和注释。
8. 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地面上某个位置距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高度。 一个位置与另一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度。
9. 轮廓线
连接具有相同高度的点的线是等高线。
10. 世界陆地和海洋分布
海洋面积占地球面积的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1.陆地地形
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引起地形变化的力
地球内部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的表现。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称为外力,如流水、风、波浪、冰川等。
13. 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来的平均天气状况,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14. 温度变化
白天,地温一般出现在中午之后(14:00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5.世界气温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到两极逐渐降低; 对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来说,夏季陆地温度高,海洋温度低。 冬天则相反。 气温还受地形的影响。 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大约降低 0.6°C。
16. 世界降水量分布
总则:赤道附近降水较多; 极地地区降水较少; 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海岸降水较少,大陆东海岸降水较多;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17. 主要热带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热带沙漠气候
18. 温带主要气候类型
①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19. 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 根据其形成特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可再生资源。 另一种是不可再生资源。
20. 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类型。
21. 土地资源分布
温带湿润平原地势平坦,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区。 气候寒冷潮湿的亚北极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着大面积的针叶林和雨林。 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拥有广阔的草原面积,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23. 森林
人们称森林为“自然的调节主室”。 世界上有40亿公顷森林面积,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世界铁矿石
主要分布于俄罗斯、马来西亚、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煤炭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欧亚大陆和北美中部。 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
25. 各大洲人口
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陆,其次是南美洲,欧洲则是最慢的。
26. 人口迁移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技术移民,二是劳务输出,三是国际难民移民。
27. 世界人口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北美东部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口密集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沿海平原。
28. 城镇人口
世界发达国家70%以上的人口是城市,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0%多一点。
29. 世界种族
白人、黄种人、黑人。
30. 世界各国
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俄罗斯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 中国以约9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排名第三。 最小的是梵蒂冈。
31. 领土
国家边界内的土地、领水、领海和空域统称为领土。
32.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3. 东亚国家
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 蒙古国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是一个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着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南风。
34. 东亚人口
东亚是世界上黄种人的主要分布区,其居民大部分是黄种人。
35. 日本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 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众多。 富士山是活火山之一,也是日本最高的山峰。
36.日本经济
日本的贸易伙伴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的狭长地带。
37. 东南亚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的一个群岛国家。 它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多的国家。 印度支那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
38. 东南亚居民与经济
东南亚是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其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居民。 东南亚是世界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原产地。 各国大多数居民都以大米为主要食物来源。 东南亚最重要的矿产是锡和石油。 新加坡素有“花园城市”之称。
39. 南亚
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是南亚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印度半岛大部分被德干高原占据。
40.印度
印度耕地面积广阔,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印度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黄麻等。印度主要矿产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首都是新德里。 加尔各答盛产黄麻。 孟买位于西海岸,是印度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41.中亚
中亚位于欧亚大陆中部、亚洲大陆深处。 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而被誉为“白金之国”。 牲畜以细毛羊、小皮羊为主。
42.西亚北非
西亚北非地处亚欧非三大洲和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 死海海拔-400米,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43.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常年高温少雨,植物稀少。 沙漠下面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44.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
西亚和北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以白人为主。 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的发源地。 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视为圣城。
45.西亚北非
西亚和北非是石油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地区。
46.畜牧业和农业
海枣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47.巴基斯坦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是欧亚非的交通枢纽。 发展滴灌、喷灌技术。
48. 埃及
位于非洲东北部,全境90%以上都是沙漠。 尼罗河全长66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它发源于东非高原,流入地中海。 过去,长绒棉一直是埃及的出口商品。 近年来,埃及的石油、运河、汇款和旅游收入已超过棉花,成为埃及主要经济支柱。
49. 非洲
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和东非大裂谷为主,南起赞比西河,北经红海。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 东非大裂谷是地壳运动破裂时形成的。 动物主要有斑马、羚羊、长颈鹿、狮子和豹子。 黄金、钻石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50. 非洲居民与经济
整个经济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51.南非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首都比勒陀利亚。 开普敦位于好望角附近,是南非港口。 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械制造的工业中心。
52. 欧洲
西欧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海岸线十分曲折。 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有三大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和马尔坎半岛。 西欧的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包括波德平原和西欧平原。 气候以海洋性气候为主,冬季相对温和凉爽,全年降水量季节分布相对均匀。 莱茵河流经德国鲁尔工业区,也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
53. 欧洲居民
西欧的居民主要是白种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54. 英国
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岛的东北部。 它是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目前,商船吨位仍位居世界前列。
55.法国
法国是西欧一个拥有领土面积的国家。 发展农业有有利条件。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 西南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出产的葡萄酒举世闻名。
56.德国
德国是西欧邻国最多的国家。 北部为北德平原,中部为山区,南部为高原和草原。 德国工业的发展主要基于该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和雄厚的科技实力。 鲁尔区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 德国南部的慕尼黑是德国航空航天、飞机制造和微电子的中心。 德国是欧洲经济最强大的国家。 莱茵河是德国的“黄金水道”。
57. 东欧和北亚东部
东欧和北亚 东欧是指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至乌拉尔山脉、北至北冰洋、南至黑海和高加索山脉的欧洲部分地区。南。 北亚是指属于俄罗斯的北亚领土部分。
58. 北美
他们是一些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美洲国家。 西部有高山地区,东部有高原山区,中部平原包括中原地区。 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淡水湖。 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北美洲占据范围最广。
60. 美国
美国大陆有48个州,包括位于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和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 美国的全称是“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面积超过93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四。
美国农业生产可分为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奶制品带、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带等主要农业带。
加州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旧金山是西部大港,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的电子工业中心。
61.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北部包括三个地理区域:墨西哥高原、中美洲地峡和西印度群岛。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地峡最窄处。 安第斯山脉被誉为“南美洲的脊梁”,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亚马逊是世界平原。 巴西平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水量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秘鲁附近的海洋是世界渔场之一。 阿根廷牛肉出口居世界第一。
中考地理必记知识点汇总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是: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2、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 (耕地分布南方少,北方多)。
①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②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如修建水库等)。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3、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比重较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因此,“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有效保护耕地”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耕地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丘陵地区。
B、草原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高原和山区,以及青藏高原。
C、林地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部、东南部山区。
4、有色金属:湖南娄底冷水江西矿山-----锑矿、衡阳长宁水口山-----铅锌矿。
5、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长芦盐田是我国最大的盐田。
地理复习主要知识点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常年高温多雨。
2、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的赤道雨林气候南北两侧。 全年气温较高,全年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着。 这种气候常年高温。 一年还可分为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风向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旱季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造成干旱少雨; 雨季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造成集中降水。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海岸和北回归线附近的内陆地区。 这种气候降水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沙漠。
5、温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亚洲东部。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它大致以 0°C 等温线与 1 月平均气温为界。 这条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热带季风气候。
6、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海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多。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少,集中在夏季。
8、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大陆西海岸,西欧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降水年际变化较小。
9、自然资源:对人类有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 根据其形成特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可再生资源。 另一种是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短时间内再生或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历史上用完后无法再生的资源。
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一个球体(先看桅杆,后看船体;麦哲伦环球航行;高空看远;月食;卫星图片)
2、地球自转周期: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
产生的地理现象:a. 昼夜交替; b. 当地时间差异(例如半夜起床观看巴西世界杯足球赛):
3、地球公转周期:一年(约365天),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革命引起的地理现象:a. 四个季节的变化;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a) 在任何一天,赤道地区的白天和黑夜都是等分的。 (b) 在任何地方,春季和秋季的白天和黑夜都是等分的。 (c) 北半球阳光直射(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北半球白天时间较长;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冬半年,从9月23日到次年3月21日),越往南,白天越长。 (D) 所有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昼长夜短(赤道除外); C。 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d. 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子长度的变化)
4、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
A:定向信标箭头的方向一般为正北; 无向信标的方向通常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经纬网的经纬线代表东西方向,经线代表南北方向。
B:(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纸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规模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5、海拔高度:距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6.相对高度:减去两个高度。
7、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
8、地形部分识别:山顶(用黑色三角形▲绘制)、山脊(凸低高)、山谷(凸高低)、马鞍、悬崖(等高线重合)、盆地
9、地形类型有5种:地形区域是指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区域。
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势平坦,边缘陡峭;
山区: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山峰起伏,坡陡;
丘陵地:地面起伏较大,海拔不高,坡度平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无海拔要求。
初中地理考试复习策略
1.明确目标,制定回顾计划
只有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和要求,把握考试动态,明确复习目标,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在地理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制定具体、完整的复习计划,并清楚什么时候复习什么内容。 地理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复习,即对教材的全面复习; 第二阶段是选题、综合练习; 第三阶段是进行模拟测试。
2、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
无论试题如何变化,都是对基础地理知识的不同解读和迁移。 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知识基础上的综合。 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考试时很容易遇到障碍。 特别要注重第一阶段的基础知识综合复习,要力求“及时消化当天的内容,及时巩固各单元的知识”,力求理解每一个单元的内容。知识点彻底。 复习基础知识时要注意两点:
2.1 细化评审目标
摒弃洪水式的作风,真正实行小任务、快节奏,让学生感觉你布置的任务都能轻松轻松地完成。 如果布置的任务量太大,学生长时间无法完成复习任务,很容易对复习失去信心。
2.2 教师应组织知识
课堂上列出知识点,帮助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编织成网络,形成相对全面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3、关注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通过图谱进行记忆和复习,并尽量落实图谱上的所有知识点。
地理复习中的图读一般包括四个主要环节:识别、分析、绘图、默契。
3.1 识别图片
看地图是学习地图知识的基础。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楚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是什么”、“是什么”和“在哪里”。
3.2 图形分析
分析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 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根据地图分析地理事物,注意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单图到多图的复合过程。 由于地理事物和各种地理要素往往组合在一起,彼此密切相关,这些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
在我的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学生要背图,这样背的知识就不会是死的,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 利用地图复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地图,比如中国地形图、中国铁路运输图等,我经常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思考地图,思考每一个地理事物的位置、方位、成因等。另外,在学生背诵时,应鼓励学生自己画画。 不需要画得特别精确,只要能看懂就行。 这样,只有将所有的知识运用到地图上,才能有效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4.1 谐音记忆复习方法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哇大吐),喜马拉雅山主峰海拔8848米(尝试爬一下)。
4.2 触点寿命记忆法
地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 很多地理知识点的记忆,可以通过连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物的名词来记忆。
5、加强实践,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实践时要把握好尺度,讲授精练凝练,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进行专题训练,系统融会贯通。
必须坚持讲解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 教学要有针对性,实践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应加强专题训练,系统整合相关知识,使学生知识网络化,能够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6. 提供学习和复习方法指导
好的复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Therefore, during the review proces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guiding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First of all, students must be taught how to review questions. Secondly, students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different methods of solving common geography test questions. Graphical method, elimination method, inference method, etc.
多项选择题。 In order to get high scores, the error rate of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must be kept to a minimum. This requires teachers to explain the knowledge points clearly and thoroughly, review the knowledge in place, combine lectures and practice, and strive to allow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e same knowledge points.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Read and fill in the pictures. When answering a picture reading question, you should always arrive at the answer based on the conditions given in the question and the content shown on the picture. Try to explor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icture. Do not ignore the conditions in the question and the map or schematic diagram, and only rely on the knowledge or imagination in memory. 回答。 Before answering, you should read the questions carefully, observe the pictures carefully, and answer accurately when filling in the questions. Finally, check carefully.
7. Management of stude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review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a practical way
No matter which subject, no matter how well the teacher teaches, if the students do not learn or the students do not learn well, the final effect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Therefore, I believe that geography review depends on teaching for three points and management for seven points. If the management is not in place, then the final effect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Will do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result.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during the review stage. This is what I usually do:
Pay attention to implementation inspections and truly implement the review.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teacher spot checks, group checks, large group checks, class representative checks, and in-class tests can be implemented to truly put pressure on students and generate motivation.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so that every student can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task and have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During the review process, some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review less frequently and just remember the most basic knowledge. We must grasp the psychology of students,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and let students do what they can. If a student finds that it is easy for him to complete the tasks assigned by the teacher, he will definitely complete them seriously. When you count who has completed the review in class, , they also do raise their hands high, they will feel proud. At this time, you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in time to encourage these so-called poor students and show your appreciation for them, which will have the effect of getting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